過去常常思考一個問題,股市的量價關係如何與物理力學產生連結呢?股市的技術指標如何與牛頓定律扯上關係呢?我在這裡不探討數學式子,單純從概念來思考。以下謹代表個人研究心得,不負責盈虧。首先,股市的成交量能代表推力或衰退力道,股價代表移動的距離大小,股本可視為一個物體的質量。在股海時間久了,普遍的認知就是股本越大越需要更大的成交量能來推動價格,小股本的公司只需一點推力就能產生推升的效果,這樣的邏輯可以套用到力學當中的牛頓第二定律 F = MA。
股市中,常見的技術指標 RSI、KD、MACD,根據定義 RSI 代表強弱指標,以價格的最高最低來計算 RSI 數值。我們試著把價格高低點想像成移動的距離遠近,移動距離越大是不是代表發力的力道越大?於是,RSI 指標從 50 開始往上增加時,表示開始發力,F 開始產生作用,產生加速度 A 的移動,如下圖所示。
牛頓定律中,發力的過程即使停止發力了,物體還是會持續往前進,這是慣性也是動能。從下圖中觀察,RSI 回到 50 以上,力道變得很微弱了,但是還有上升的動能。講到這裡,發力指的是瞬間力道,平均力道就要觀察另一個指標 KD。倘若 KD 維持在高檔(俗稱高檔鈍化),代表平均力道維持不墜,有力道就有前進的速度,也就有動能。因此,觀察 KD 指標能維持多久的時間代表力道的持久度,只要 KD 維持中強水準,即使稍微偷懶沒有出力,事後再發力,前進的慣性還是存在的,如下圖所示。
最後,來講講動能,雖然前進具備動能,但是也要觀察動能的強弱,到底這次動能跟上次相比是更強還是更弱呢?技術指標的 MACD 用來判斷動能的強弱,當高於零軸時,代表動能轉向往前進,低於零軸代表動能為後退(代表價格下跌)。下圖所示的 MACD 維持在零軸之上,顯示一股前進的動能,即使回到靠近零軸,仍然在前進,只要再次發力便可加速往前進。但是,圖中後段的 MACD 動能顯然不如前一波的動能,代表發出的力道已經不足以產生上次的前進規模了。
上述是一個推力前進的例子,來看看一個拉力後退的例子。RSI 低於 50 表示拉力後退,數值越低代表拉力越大。KD 在低檔維持越久,後退的動能維持時間會很久,即嗄使 KD 數值突然變大也無法立刻改變後退的動能。然而後退的動能大小則要觀察指標 MACD,當 MACD 越來越靠近零軸時,代表物體的移動方向準備要轉向(也可能盤整不動)。從下圖觀察,第二波的 MACD 動能已經弱於前一波,即便發出緊縮拉力往後扯,緊縮動能也不像前一波來得大了。正所謂,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,從股市也能體驗到古文的智慧。
歸納出來結論,RSI 視為瞬間力道,KD 視為平均力道,MACD 看作移動的方向與動能。空手尚未介入個股時,可以先看看 MACD 處於哪個方向(多頭或空頭),判斷空頭是否即將結束?或者盤整結構?一旦開始出現方向後,觀察 RSI 的力道,以及能維持多久時間。手上有部位時,可以觀察 MACD 的動能大小來做為結算部位的參考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